利来w66(中国区)_来利国际旗舰

 
 
 2025年01月04日 星期六 兰花集团 | 文明上网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记者实地探访山西煤矿井下420米移动救生舱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3日  |  点击次数:2065  |  【字号:
  中广网北京12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我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进度加快,今天(2日)中央台记者满朝旭来到了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在420米的井下亲身感受了移动救生舱等应急避险系统。马上连线记者了解详细情况。         

  主播:井下避险设施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记者: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提出的要求,我国所有的煤矿要在2013年六月底前建成井下避险“六大系统”,今天我下井看的移动救生舱和永久避难硐室只是这六大系统中的紧急避险系统,另外的五大系统分别是应对有害气体的监测监控系统、确定矿工位置的人员定位系统、提供新鲜空气的压风自救系统、保证用水的供水施救系统以及通信联络系统。

  从我今天采访的感受是:我希望建的这些避险设施不要用上,因为使用它们就意味着发生了事故,但是一旦用上避险设施就要保证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但是,目前除了少数几家试点矿外,国内大部分煤矿还没有建永久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因为我国强制落实这个措施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投入巨大,我今天了解到,一个可容纳8人的移动救生舱至少要花费200万,不过相对于人的生命来说,这种投入还是值得的。

  在接下来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每一个煤矿企业,每个季度都要书面向省级煤矿监管部门报告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进度,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矿井,监察机构会责令其停产整顿,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相关执照,并限期完成建设任务。

  救命的避难硐室 工人演练合格才可下井

  中广网北京12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眼下正是用煤高峰期,煤炭生产压力很大,这个时候确保安全生产尤为重要。中央台记者徐江帆探访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跟随技术人员亲自到距离地面420米,请注意是地面以下420米的煤炭采掘层探寻井下的安全生产情况,连线徐江帆了解一下。

  主持人:当你下到距离地面以下420米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记者:今天(2日)我们一起采访了常村煤矿井下的移动救生舱和永久避难硐室,观看了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情况,还有矿工的工作场面。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井下矿工的避险设施的确大大改善了,矿工的生命又多了一层保障。万一井下发生事故,矿工可以先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靠里面的氧气走到移动救生舱,再找机会转移到永久避难硐室。地面的应急救援车可以通过管道,与井下的硐室保持联络,输送新鲜空气和食物,这可以说给矿工提供了一条新的生命通道。

  除此之外,在井下巷道里,每隔100米墙上就有一个应急救援电话,每隔50米就有提供饮用水的管道三通,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矿工生命的尊重,当然我们不希望这些设施经常被使用,但是我们希望万一发生事故的时候,他们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今年5月份国家安监总局和煤监局下了死命令,到2013年6月,全国煤矿都要建设完善六大安全系统,今天看到的移动救生舱和永久避难硐室是紧急避险系统,除此之外还有应对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控检测系统,确定矿工位置的人员定位系统,提供新鲜空气的压泵自救系统,保证用水的供水施救系统还有通讯联络系统。

  主持人:这个煤矿有没有针对这些避险设施经常举行一些演练,让工人们熟悉这些避险设施?

  记者:没错,他们非常熟悉,经常进行演练,要考试合格以后才能下井,这里我也希望全国的煤矿安全系统早日建成,给中国550万矿工带来福音。这次下井给我还有另外一个感受,煤矿工人还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尽管现在煤矿都实现了综合机械化开采,但是一线矿工还是满头满脸煤灰,他们眼睛呼吸系统都难免受到污染。

  再有从井下走道工作面有好几公里路程,其中很长都需要步行,我们在里面走了一圈就已经累的腿发酸了,而且矿工还要做满8小时的工作,当然常村煤矿是全国设施最完备的矿井之一,有宽阔的巷道,明亮的灯光,舒适的温控,通风系统,但是采矿还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矿工依然是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关爱的群体,可以说是他们的辛苦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在这里我也再次向矿工朋友们致敬。
  版权所有 ©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2288号兰花科技大厦 备案序号:晋ICP备2022010233号-1
邮编:048000 电话:0356-2189600 传真:0356-2189608 公安备案 140500020007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