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来w66(中国区)_来利国际旗舰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兰花集团 | 文明上网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化肥企业的“幸福”在哪里?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6日  |  点击次数:2135  |  【字号:
    正在进行中的2011年“两会”,“幸福指数”、“幸福感”成了两会代表和当前社会最关注的民生热词。政府提出: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就意味着各行业的发展必须逐步由扩张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从而开启更多关注民众幸福感的实质经济发展新纪元。 
  幸福指数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提出,他给出一个方程式计算幸福:幸福=效用/欲望。即效用与欲望成反比,与幸福成正比。由此可见,幸福指数是个相对的概念,只有当经济增长的“效用”大于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欲望”时,人民的幸福指数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反之则会下降。  

  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民种田基本全靠天吃饭,中国北方勤劳的农民都有一个习惯,天朦朦亮拿把铁锹背着柳条筐去遛马路,去捡拾牛车马车留下的粪便。那时人畜排泄物、草木灰和植物秸秆等有机堆肥是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后来就有了从日本进口的尿素,在农村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日本人得了道,能“无中生有”利用空气制造出增产粮食的化肥,那时就想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人自己也能从空气里制造出肥料来,那该是多么神奇和幸福的事啊。再后来又有了从美国进口来的“老二铵”,农民种地就流传着:一靠地,二靠天,三靠美国的老二铵。 

  如果以农民对化肥的需求,来作为化肥行业幸福感的标准和参照,我们发现化肥行业的幸福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高、从高到低的过程。 

  中国的化肥制造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普钙和碳铵、快速发展于七八十年代的尿素和磷酸一铵、成熟于九十年代的磷酸二铵和氮磷钾复合肥,过剩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氮、磷肥。尤其是最近五年,氮肥、磷肥、复合肥已走向全面过剩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肥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已经是今非昔比。肥料行业由一个“捡拾牛马粪”时代,逐步发展为进口“洋化肥”时代,进而发展为化肥净出口时代。化肥行业在经历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财务能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同时,已经演变为一个集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体系。 

  社会在进步,企业在进化,化肥行业在幸福地取得巨大发展成果和进步的同时,也在承受着成长和发展所带来的烦恼。 从中国化肥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来看,金融危机随着通胀风险的加剧而变得更加复杂,全球化肥资源、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的矛盾逐渐显现,化肥产业发展的周期性调整依然存在,随着全球性化肥产品的全面过剩,化肥企业必须谋求转型和升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从中国化肥产业内部挑战来看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能源短缺、原料紧张、市场波动、政策调控、资金紧张、人力资源和运输成本增加、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利润降低等诸多因素,已经成为全行业所必须面对的共同问题。在内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每一个个体的化肥企业不在进化中发展,就会在退化中消亡。 

  在谈到从事这个行业的幸福感时,一位化肥企业老总用改编的一首流行歌曲表达了他的心情:被农民需要,我就觉得很幸福。即便有一天,我的企业已不在,也希望这个行业永远在春天里,春天里!  
  版权所有 ©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2288号兰花科技大厦 备案序号:晋ICP备2022010233号-1
邮编:048000 电话:0356-2189600 传真:0356-2189608 公安备案 14050002000771
友情链接: